富乐糖画
基本情况:糖画是一种汉族民间工艺,以糖为材料进行造型。所用的工具一勺一铲糖料一般为红糖、白糖加少许饴糖,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融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的来回浇铸划出造型。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照片3-9/3-10)。
历史渊源: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到了清代,糖画更加流行,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也更加广泛,多为龙、凤、鱼、猴等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坚瓠补集》中有一首诗,真实记录了糖画盛行的情况:“熔就糖霜丞相呼,宾筵排列势非孤;苏秦录我言甘也,林甫为人口蜜腹。霉雨还潮几屈膝,香风送暖得全肤;纸糊阁老寻常事,糖丞来年亦纸糊”,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 |
照片 3 - 9富乐糖画 | 照片 3 - 10富乐糖画教学 |
重要价值:糖画,有观赏性、艺术性、食用性,也是喜庆文化的代表,不仅深受孩童喜爱,对成年人而言,更是一种祈福纳祥的精神寄托。在传统节日里,更能增添喜庆气氛。每幅画要达到行必有意、意必吉祥、以物达意,能完整的表达它的寓意。体现了中国广大老百姓对喜庆、吉祥、富足和平安的生活憧憬与期待。因此,糖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和淳朴民俗生活的巧妙融合,对传统文化的绵延传递有着深远的意义。
存续状况:一是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糖类产品种类多,由此取代糖画味道的单一;二是由于糖画收入不稳定,地位低下,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统手艺从而导致从事糖画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三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发展兴盛,到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对健康标准要求较高的社会,发展面临困难,正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文章来源: 智慧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