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照片3-11/3-12)。
历史渊源: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在表现其猎获和胜利的欢快时,被再现为一种自娱游戏的技艺表演,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杂技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是《飞去来器》。这是用硬木片削制成的十字形猎具,原始部落的猎手们常用这种旋转前进的武器打击飞禽走兽,而在不断抛掷中,他们发现不同的十字交叉,在风力的影响下,能够回旋“来去”,于是它就成了原始部落的氏族盛会中表演的节目。杂技艺术中的很多节目是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武术技巧的提炼和艺术化。《飞去来器》这个节目至今在民俗活动中传承着,内蒙古草原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上,在赛马、摔跤、角斗等各种技艺竞赛中,就有该竞赛,它是以投掷的远近和击中目标的准确程度来评定优劣的。杂技演员把猎技的《飞去来器》加以艺术加工,形成一种巧妙神奇的艺术节目,这种节目至今在舞台表演中还深受观众喜爱。由于杂技艺术来源于五花八门、缤纷多姿的现实生活,“杂”成为它的整体特征,故而“杂技”之名就在历史长河中被确定下来。
| |
照片 3 - 11高空杂技 | 照片 3 - 12高空杂技 |
重要价值:中国杂技历史悠久,在中国大地上,早已有了民间杂技,至今发展成宫廷艺术的存在,现代杂技又被规划为国家团体,私人团体等,无论是哪种,它都是从古至今大力推广延传的技艺,现代杂技不但踏上了国内外高雅的艺术殿堂,也在国内外取得领先地位,中国武术紧随其后,成为时尚,高档的表演艺术,市场潜力大,需求量大,国家也大力支持民族技艺传承,因为它不但具有优美观赏价值,更具强身健体的增强体质健康的方式。
存续状况:目前几乎都是以孩子的文化学习为主,孩子们从小娇生惯养,都不愿将孩子送来学杂技,因为学杂技很辛苦,得从小学习,所以现在学杂技的,是十万人之一的概率,几乎面临失传,而杂技表演在中国走向国外,受许多国家的喜欢,不论大小演艺团体,杂技演员都是稀缺的,所以市场需求特别大,国家也需要长期将此技艺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 智慧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