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特区、富乐之乡:三线科工科技游仙、汉唐三国人文游仙、乡村风情山水游仙



城市

热门城市

首页  >  游仙播报  >  绵阳市游仙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绵阳市游仙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文章摘要 2022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区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合作,立足产业发展、品牌培优、服务提质、宣传推广、行业治理等领域,坚持不懈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2022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区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合作,立足产业发展、品牌培优、服务提质、宣传推广、行业治理等领域,坚持不懈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定党的建设不动摇,真抓实干创新担当谋发展


(一)强化领导,统一思想。严抓机关党建,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压实各级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的主体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完整、责任落实的完整工作体系。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工作谈认识,致力于打造思想正、善学习、能思考、肯实干、勇担当作风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创新“集中+自学”模式。借助“学习强国”自学学习平台,评选标兵,树立榜样。用活“游仙文旅讲堂”、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党员干部畅所欲言,谈感想、谈认识,学习氛围浓厚,推动成为学习型机关。


二、立足本职,稳经济,保民生,文旅发展稳扎稳打


(一)稳经济,携手行业共克时艰。在疫情背景下,大力宣传落实国家“三十三条”、省政府三十条和市、区出台的稳经济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找出路。截至目前,一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5亿元,1-10月完成3.0945亿元,全年预期目标完成率61.89%;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4个,其中完工3个,力争年底完成目标任务。三是文化旅游服务业规上企业入库任务2家,已完成培育企业蜀渝轩辕文化、奇迹健身前期申报,正在等待审批;四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基本恢复,全年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二)定规划,科学指导发展方向。编制完成《芙蓉溪三产融合发展片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等三项乡镇国土空间专规;完成乡镇级片区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推进不可移动文物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已完成矢量坐标确定;《游仙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


(三)储项目,夯实文旅产业后劲。建立完善游仙区文化旅游项目库,包装储备文化旅游项目51个,总投资304.76亿元。其中:纳入省市文旅项目10个,总投资118.89亿元。


(四)建基础,架构完善行业格局。推进落实“三馆一中心”建设,确定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设方案;川北野生动物乐园项目基本完成一期建设;全面完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鱼泉寺、马鞍寺等4项文物保护工程并投入使用;成功举办全区文物保护综合应急演练暨文物保护培训。


(五)塑品牌,挖掘价值擦亮形象。举办2022年“云上文旅”游仙文旅融合发展推介会暨大型实景沉浸式戏剧《名楼盛宴》首演新闻发布会;建立川、渝、陕旅行社团联盟,推出了“芙蓉仙境”旅游专线,提升游仙文旅在川渝地区的市场感召力和影响力;指导魏城镇铁炉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相约游仙”新媒体发布推文和视频119条,阅读量达2.9万余次;积极打造绵阳特色文化旅游名片,推动越王楼·三江半岛景区创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组织3家文旅企业和文创产品,参加“绵品出川”厦门站、东莞站、苏州站,大力推介游仙文旅品牌形象。指导3家A级景区年度复审全部顺利通过。


(六)保民生,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公共文化服务,落实民生工程。实现两馆一站”全年免费开放;壮大文化旅游志愿者队伍现有在册文旅自愿者372名,送文艺进社区、进养老院活动6场;开展以“芙蓉争妍”群众文艺大课堂公益培训,涵盖7个门类,参加培训人数达到4000余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文化惠民活动20场次,惠及 11个镇、街道、景区景点;原创文艺精品《山湾农庄的笑声》成功入围全国群星奖复赛;举办“书香游仙.阅见美好”读书会30场;完成全国第七次图书馆评估定级,正等待省专家组实地考察。


(七)弘传统,助推非遗保护传承。辖区3位非遗传承人获得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非遗活动7场;承办绵阳市2022“寻找绵阳最美非遗”大型文旅推广活动;组织企业参加省市重点培训会议,培育提升品质;荣获四川省2022年度非遗传承人薪传奖、四川省2022年度非遗传承人优秀实践奖两大奖项;入选成为2022“绵州工匠”最闪亮的时代明星。


(八)维稳定,推进广电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智慧广电示范区项目建设,智慧广电+数字农服”平台软件已基本完成,“智慧广电+智慧党建”完成9个微党校点位建设;保障优化完善乡镇应急广播运行维护,落实专项资金71.544万元,发布各类信息4万余条,力保全区广播点位正常运行;持续做好“困难群众看电视”,减免375户城乡困难群众有线数字电视收视费4.5万元;开展“黑广播”、非法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联合专项清扫行动4次,拆除非法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套;加强安全播出管理,全面保证全年广电安全播出零事故。


(九)守平安,保障文旅行业健康发展。严抓行业疫情防控,打好防控攻坚战。全局干部职工迅速行动,监督检查109家行业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下沉基层一线支援疫情防控,全局派出志愿服务干部108人次,参与高速卡口、社区上门核酸等,在确保全区文旅行业疫情防控零感染的同时,凝心聚力守护游仙平安;严抓森林防火专项督查;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和责任,累计开展专项检查12次,检查文旅行业企业1308家次,出动检查人员570余人次。


三、取得的成效


编制形成三大片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合理整合利用乡镇国土空间,谋划文旅产业未来发展,编制形成《芙蓉溪三产融合发展片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魏柳河农旅融合发展片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魏城驿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成功主办文物保护综合应急演练。为切实抓好文物保护,提升全行业素质。组织5部门、11个镇(街道)、仙海水利风景区、松垭镇等110余人,涉及不可移动文物506处,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马鞍寺举行全辖区全行业应急演练,邀请专家培训授课,普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成功举办“云上文旅”游仙区文旅融合发展推介会暨大型实景沉浸式戏剧《名楼盛宴》首演新闻发布会。省、市、区领导近百位、中新社等媒体近二十家参与,助推川、渝、陕旅行社团联盟形成,推出“芙蓉仙境”旅游专线。


基层文化人才荣获四川“金熊猫”奖。为弘扬正能量,树标杆,学典型,挖掘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优秀基层文化干部,魏城镇曹富兴同志荣获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


成功争取到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有力有效保障游仙辖区33个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与传承。近年来,先后争取到国家、省、市、区文物保护资金近2500万元,2022年,到位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工程资金1200万元。


四、2023年工作计划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积极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总体发展思路,坚决执行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以文化为引领,塑造商文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繁荣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将游仙建设成为“科技之城·都市旅游目的地”。


(一)持续抓好产业重点,助推文旅经济增长。推动文化旅游规模以上企业入库;重点包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面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做好规上企业服务,推动完成达到经济指标标准;重点推进川北野生动物乐园、朝阳时光区重点文旅游项目建设和落地;大力宣传中央、省、市稳经济相关政策和区推进“两稳一保”十条措施,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困难与问题;积极推进“三馆一中心”落地建设。


(二)持续抓好民生工程,落实惠民利民措施。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增加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完成“送文化(戏曲)下乡”活动16场;继续组织开展每周一期的“书法培训班”,持续办好“书香游仙.阅见美好”读书会活动;积极筹备迎接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七次评估定级工作;争取推动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完成全年旅游厕所新建1座,改建1座目标任务;完成区级示范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争取文化专项资金,监督乡镇落实专款专用;加强“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完善并落实免费开放制度。


(三)持续抓好广电保障,全面完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广电示范区项目建设落地,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继续加强5G县城与高清视听产业园项目的对上争取。


(四)持续抓好资源利用,全力推动品牌创建。推动全域旅游旅游集群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力争培育打造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天府旅游名品2个,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点建设国家A级旅游景区,推进乡村民宿建设。


(五)持续抓好非遗传承,积极打造博物(史)馆。继续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宣传保护工作;积极推进新增或改扩建镇史馆(村史馆)、乡村民俗博物馆、农耕生态博物馆(纪念馆);积极推进飞龙山红军纪念馆展成提升。


(六)持续抓好文物保护监管。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常态化监管工作,确保文物安全;积极对上争取鱼泉寺白蚁防治和边坡病害抢险加固工程二期项目,完成长江流域(游仙段)文物资源调查;探索完善文物保护、修缮、利用方式,提高全民参与文物保护意识。


(七)持续抓好行业整治,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强化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抓好行业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和专项督查。


上一篇:2022年“云上文旅”游仙区文旅融合发展推介会暨《名楼盛宴》首演新闻发布会圆满落幕 下一篇:文化搭台,游仙重燃城市“烟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