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龙观红萝卜(木龙观胡萝卜),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木龙观红萝卜根直个大、无歧根、根毛及劣根,表皮光滑芯细、外观鲜红。集中表现为“三红一细”。“三红”表皮、肉质(韧皮部)呈红色,芯柱呈橘红色;“一细”是指芯柱细,芯柱比例小于1/4。
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木龙观红萝卜(木龙观胡萝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典故轶闻:
公元628 年春,利州(今广元市利州区)商人庞颖经商路过木龙观坝,见其舅父家堆放的红萝卜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均和他在其他地方见到的红萝卜大不相同,于是悄悄指导舅父在地坝中秘密种下红萝卜。为提高红萝卜品质,增强口感,庞还用三香料,即:香狗粪(在喂狗的食物中加入微量的麝香)、香枯(炒花生、炒芝麻、炒黄豆榨油后的残渣)、香蒿等做肥料。种出的红萝卜生吃清香脆嫩,熟食香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可谓红萝卜中的极品。庞颖将这些红萝卜连土装进木箱,日夜兼程经古蜀道运往京城长安,仅剩4斤,庞颖将这些红萝卜送进皇宫,太宗食之龙颜大悦,赏庞颖黄金40 两,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两红萝卜一两金”的传说。庞回蜀后每年运送红萝卜进京,从此以后,木龙观红萝卜便成为中国历朝历代皇室贡品。
2012 年12 月27 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2 年第221 号)公告:宣布正式批准木龙观红萝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告中说:“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木龙观红萝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木龙观红萝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游仙区木龙观红萝卜中钾、钙、铁、磷、硒等物质的含量是普通萝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昔日是皇室贡品 ,今是游仙区首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A级绿色食品”。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频道“星光大道·为你点赞”栏目曾对木龙观红萝卜进行了推荐展示。木龙观红萝卜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绵州土特产”,销售范围已从过去的两省三市扩大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