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献民,金爵的长子,字顺举,号蓉溪,明朝绵州人。生卒年不详,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中进士。明孝宗弘治初年(1488年)任御史,巡察云南,顺天府(今北京),以秉公执法,执行风纪法度严肃而著称,后出任天津副御史。明武宗正德初年(1506年),宦官刘瑾乱政,诬陷金献民任天津御史时办案不力,将其拘捕下狱,削去官职。不久,又因任湖广按察使的事再次入狱,被罚纳赎金赎罪出狱。正德五年,刘瑾被诛,金献民起为贵州按察使,不久擢为(左)佥都御史管理都察院院事,同时巡抚延绥。又任右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正德十五年,由刑部左侍郎升为南京刑部尚书。正德十六年,嘉靖帝诏为都察院右都御使,嘉靖元年改为左都御使,任职到嘉靖二年八月又迁升为刑部尚书,十一月代彭泽任兵部尚书,嘉靖三年七月发生左顺门事件,九月嘉靖帝诏待罪之身的兵部尚书金献民兼右都御使总制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四镇军务,西讨御敌,军至兰州,陈九畴捷报已到,嘉靖四年三月回。回京后,连遭弹劾,因牵连对边将受贿,被迫托病辞职闲住。两年后,因牵连前任兵部尚书案子,被嘉靖帝罢官归乡。隆庆二年,对金献民复秩予祭葬,三年追赠太子少保,诏赠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谥“端简”,奉敕造葬谕,祭二坛。颇擅林壑之胜,金献民以按察使罢时,购屋数楹,徜徉其间,名之曰:蓉溪书屋。后复起掌宪,思之不置,于时礼部尚书刘春、乔宇等皆赋咏,以纪其胜,士大夫闻而和者甚多。正德十四年嘱方豪集成书四卷,凡作者七十八人。至嘉靖二年,继和者益众,复嘱高第编为续集,凡作者七十一人,统名曰:《蓉溪书屋集》。
文章来源: 智慧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