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特区、富乐之乡:三线科工科技游仙、汉唐三国人文游仙、乡村风情山水游仙



城市

热门城市

首页  >  攻略  >  苏易简

苏易简

更新时间:2022-12-28 小编: 0 23
苏易简(958年10月—997年12月),字太简,号“雷轰”,出生于绵州盐泉县(今绵阳游仙区盐泉镇),是唐朝宰相苏颋的后代,也是北宋时期四川的第一位科举状元。苏易简状元及第后留在朝廷任将作监丞等职。二十七岁时为翰林承旨主持全国大考(科举考试),“即受诏、径赶贡院”,并且将贡院锁起...

苏易简(958年10月—997年12月),字太简,号“雷轰”,出生于绵州盐泉县(今绵阳游仙区盐泉镇),是唐朝宰相苏颋的后代,也是北宋时期四川的第一位科举状元。苏易简状元及第后留在朝廷任将作监丞等职。二十七岁时为翰林承旨主持全国大考(科举考试),“即受诏、径赶贡院”,并且将贡院锁起来,以杜绝请托。这是宋代科考评卷首次实行锁院制、糊名制,从此以后成为定制。雍熙三年(986年),苏易简为翰林学士。在翰林院,苏易简接续唐代李昉的《翰林志》撰写了《续翰林志》二卷进献太宗,太宗赐诗称赞,并御书“玉堂之署”四字,令易简挂在厅堂。淳化四年(993年),苏易简被提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等。苏易简常居雅、善谈笑。在翰林院时,宋太宗召对御酒,说:“君臣千载遇。”易简应声答道:“忠孝一生心”。宋太宗曾问:“食品称珍,何物为最?”苏易简回答:“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苏易简善笔扎,旁通释典,他还著作有《文房四谱》,首次系统记载了笔、墨、纸、砚等文化传媒工具的生产历史及相关诗文作品,还有《文集》二十卷等文献传世。因病于至道二年十二月逝世,享年四十岁。赠礼部尚书,并赠特进中书令,谥文宪。一千多年来,苏易简一直是绵州先贤,绵州“十贤堂”里有他的塑像,绵州城里有纪念其母亲的“孟母坊”,还有苏门几代人游弋官海,驰骋文坛,影响深远,增誉故里。苏易简的主要著作首先是其科学文化巨著《文房四谱》,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记载并总结纸、笔、墨、砚的生产历史、制造技术及相关诗文的著作,被全文收录于《四库全书》中。该书共五卷,其中笔谱二卷,其余各一卷,附笔格、水滴器等。该书产生于北宋时期,随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逐渐完善,其中特别是造纸业的发展、造纸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纸张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而出现了一些研究纸的生产技术的专门论著。《纸谱》成书于北宋雍熙三年(986年)九月,分为叙事、制造、杂说、辞赋四部分,记述了纸的源流、名称、制作、加工、用途、特点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此书还分别探讨和记载笔、墨、砚等文房用品产生过程、制造工艺、相关故事及诗词赋文等。苏易简的《文选双字类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语言文字工具书。是从南朝梁萧统编纂的一部文学总集和唐代相关著作的基础上,选择比较重要的《文选》学研究著述42种,编撰为《文选双字类要》,为今人研究《文选》提供了极大便利。苏易简《文选双字类要》三卷,《四库提要》云:“是编取《文选》中藻丽之语,分类纂辑。其中语出经史,偶为汉以来词赋采用者,亦即以采用之篇,注为出典。”可见其学术价值之高。


文章来源:  智慧游仙 

上一篇:李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