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鞍寺

游客问答 0条问答
本产品暂无问答内容! 去提问
亲,拉到最底啦~
电话客服 收藏

景区介绍

景点介绍

马鞍寺位于游仙区信义镇十村四社马鞍山麓,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占地面积6348平方米。马鞍寺始建于明,毁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马鞍寺中轴线上呈纵向布局,乐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庙、玉皇殿与两侧厢房组成一闭合式建筑群体。乐楼为二层楼式建筑,清同治六年建。面阔三间,长13.05米,进深二间,宽11.5米,歇山顶抬梁式木穿斗结构建筑,高石础通柱,一楼敞亮,远望之于茂林若悬空“蜃楼”,乐楼台部向外突出,两耳室壁间绘有民间壁画和数则墨书戏班题记。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至六十年。三殿同为悬山式木穿斗结构建筑,面阔均为五间,长22米,进深三间,宽12米。大雄宝殿壁上与其他建筑的横梁、柱坊上绘有许多壁画、图画。玉皇殿位于观音殿后,面阔仅三间长10.5米,进深三间,宽度为5.5米,悬山顶抬梁式木穿斗结构建筑,此殿和两侧厢房分别建于清道光、同治年间。同时,寺内还保存有清石碑10通,多为记事碑和布施功德碑,但其中光绪七年的义学碑是富有史料价值的碑文,把当时在寺内办义学的宗旨,十二条学规都作了详细记载,对今天办学仍有启迪(照片3-35/3-36)。

​​​​​

亲,拉到最底啦~